一场暴雪,考验一座城市什么?
太原新闻网 2009-11-19 01:30 来源:太原新闻网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考验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交通,也并不仅仅是供电、供暖、动植物保护,甚至物价的浮动。“有些像2008年南方的那场大雪,雪景变成了雪困,直至变成雪灾,令人措手不及。”
考验一:融雪物资储备
“今年,我市通过政府集中采购融雪剂1500吨。然而,暴
雪来临时,到货融雪剂只有160吨。”在17日召开的全市清雪除冰工作会议上,太原市市容环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雪灾的不断扩大,我市融雪剂用量越来越大。针对各区所配融雪剂即将用完,而新购融雪剂因封路难以到位的实际,市容环卫部门不得不紧急调用800吨工业用盐,替代融雪剂开展融雪。事实上,相对于融雪剂,工业用盐对市政设施的损害更大。
由于融雪物资的缺乏,我市大量的融雪物资调往“交通咽喉”和城市主干道,而小街小巷由于得不到及时清理,也没有撒上融雪剂,结冰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清理完城市主次干道后,迎泽区清雪除冰开始向小街小巷延伸,但小街小巷清理积冰的难度特别大。我们集中区里的专业队伍清理康乐街上的积冰,居然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迎泽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环卫部门的攻坚,截至11月16日,我市有367条道路完成清雪。然而,“如果没有800吨工业盐,融雪街道就没有这么多,融雪区域就没有这么大,清雪难度会比现在增加很多,不少主干道可能瘫痪。今后应加大融雪物料的储备、购置。”太原市市容环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考验二:城市基础设施
以往我市清雪以融为主,基本不清运。而这次雪灾严重,积雪较厚,存雪量多。初步估计,积雪量有上百万吨。据了解,我市清雪工作第一阶段的工作是融雪,第二阶段的重点是清运。开展清雪工作以来,环卫部门调用环卫清运队、渣土运输队和驻地单位的车辆,累计出动装载机2367台次,清运车1.31万辆次,清运积雪超过20万吨,大部分运至南北沙河、涧河、虎峪河、九院沙河等河道内。
然而,我市道路上清理出的积雪,已经超过我市河道的容纳极限,涧河等多条河道已被填满。“如果在南、北两个方向建设两个大的雪场,一切问题可迎刃而解。”在全市清雪除冰工作会议上,太原市市容环卫局有关负责人提出这样的建议。相对于雪场的规划建设缺失,我市清雪机械的短缺更为明显:全市仅有9辆融雪剂撒布车,其中,大型5辆,小型4辆,主要集中在市机清队、小店区、杏花岭区。据了解,此次清雪中,六城区均出现了因缺少撒布车,环卫工人驮着融雪剂,用铁锹甚至是手撒的情况。不仅费时、费力、撒布不均匀,还会对环卫工人造成伤害。而在北京一个城区,融雪剂撒布车就有200至300辆。
目前,市政府已经做出决策,准备拿出800万元,采购一批先进的清雪机械。为调动各城区购置清雪机械的积极性,市政府继续实施 “买一奖一(城区每购置一辆,市政府奖励同型号机械一辆)”政策,促进全市环卫专业装备水平的提高。
考验三:市民素质
在市政府的部署下,各城区调动所有机具、车辆开展融雪:有的用小型撒布机,有的用农用车和铁锹撒,有的由清扫工用平车、脸盆在便道和自行车道上撒。然而,与全市1.3万名环卫工人昼夜奋战相比,全市市民主动参与清雪的热情却很低迷。“全市环卫工人的数量,是按照清扫、保洁的面积来配备的,面对50年一遇的暴雪,环卫工人即使每天处于超负荷劳动超过14个小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清理完积雪,清雪需要市民的配合。”太原市市容环卫局法规处处长郭晋毅表示。
清雪除冰,关系到每个人的出行方便与出行安全,每个人也都有清雪的义务和责任。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天降暴雪以来,在我市小街小巷,因为清雪不及时造成结冰从而发生的侧滑交通事故,就有31起。
“在雪灾面前,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需要得到有关单位和市民的支持。”郭晋毅说。为督促沿街单位清雪,市政府不得不组成督查组,并组织省城新闻媒体一同行动,从11月18日起,将拒不除雪的单位公之于众。“不但不帮忙清雪,一些单位还偷偷将自家清出的雪倒在城市道路上,很多市民反映路边积雪没清,事实上,我们每晚8时至次日8时,12个小时都在清雪,但刚清完,有人又将积雪偷偷倒下了。”小店区市容环卫局副局长张健康介绍。
各人自扫门前雪,真有这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