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新课程杂志社
欢迎访问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通知公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途径
http://www.chinaxinkecheng.cn    张秀宗   点击:783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途径
  (一)重视读题,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审题时出现错误普遍与粗心大意有关,也就是读题时不够认真,而在这其中又有很多学生是因为审题速度过快而出现理解偏差,审题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时,教师需要从学生读题入手,纠正学生马虎大意等审题方面的不足。例如,学生在阅读习题时,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突出审题时“读”的重要性,通过变换语速以及语调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习题中的重点内容,理解题意,从而快速且准确解题。如习题中的人数、加入、离开、多、少等词语都是需要重读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解题时大声读题,并且指导学生通过变换语调、语速掌握重点内容。虽然无法像教师一样快速且准确地掌握重点,但能够有效延长读题时间。且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会逐渐提升,强化对习题的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时要重视读题,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在读题时快速理解并掌握习题的重点。
  (二)标记关键,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标记其中的关键点,这需要学生在读题时不仅要眼睛看到,还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做到用心体会和分析习题,并且可以适当在审题的初期阶段大声朗读。但是,部分学生审题的过程中经常无法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而这主要是学生在审题时没有“动手”所导致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时使学生认识到标记关键的重要性和方法,这样便于提升学生审题的准确性。以“乘法”学习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标记习题关键字词的方法。设计习题:“一家水果店进货时需要核对数量,每箱猕猴桃有4排3列,求解1箱猕猴桃有多少个?进货12箱有多少猕猴桃?”教师可以将习题中的4排3列、1箱、12箱标记出来,直观地提示学生解决问题需要了解的信息,进而使学生解答所求的问题。通过这种标记关键的方式进行教学,数量关系、单位关系都能直观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审题时就能明确题意。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够快速做出判断,标记有用信息,并且能够排除无效信息,进而提升审题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时,需要指导学生运用标记习题中关键字词的方法。
  (三)端正态度,积极参与审题活动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着他能否成功。在审题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审题能力和审题质量的效果。在笔者授课的班级中,有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应付心态,审题时不认真,即便教师认真指导、讲解,他们对审题依旧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习题训练中还是按照传统思路审题、解题,对习题中给出的条件缺少认真分析,导致解题时出现很多问题。这种审题态度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还会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此,教师可以考虑从学生的审题态度入手,保证对学生引导的细致性和全面性。具体来说,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其亲自经历审题活动以及解题活动,了解这个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在学生解题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进入学生群体中,观察学生的讨论态度和讨论内容,以便于发现学生审题时的不足。同时,学生解题后,教师可展示审题和解题思路错误、答案错误的典型案例,但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错误,逐渐形成良好的审题态度,为提高审题能力奠定基础。学生只有在审题时端正态度,积极地参与审题活动,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升审题能力。
  (四)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的审题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需要师生密切配合,经过长期的审题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促进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自制力和经验都有限,面对形式单一、内容单一的审题训练,难以长期保持兴趣,这会影响审题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积极学习,有效培养审题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小数乘小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购物场景,即“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妈妈一共买了5.2千克的大米,每千克大米的价格是5.7元,请问妈妈需要付多少钱?”这样的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是,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不知从何处着手,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与效率。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审题,分析习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并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用乘法计算的结论。那么,如何进行小数之间的乘法计算呢?此时引出新的教学内容,教师顺利向学生传授小数与小数相乘的正确方法。此外,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如在妈妈购买的物品中增加7.5千克小米以及2.3千克的红豆,小米的价格与大米相同,红豆的单价则是5.8元。此时提问:妈妈在超市购物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合作探究,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在合作探究中,可以利用合作时的互相监督作用,促使学生认真审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时,要重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既要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要提升其审题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五)借助网络,联系数学与现实生活
  学生审题能力不足与其生活经验不足有密切关系,加上教师在描述数学情境时使用的语言形象性不足,日常训练中教师也很少参与进来,不能时刻给予学生专业的、科学的指导,导致学生审题出现错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形象化教学,使设计的活动、使用的语言更形象化,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并且拓宽学生获得各类信息的渠道,改变学生单纯依靠教师或者家长获取知识的传统方式,逐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直观展示创设的情境,并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技术查阅资料,进而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多边形周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后,创设与现实相符的教学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练习。如小张想要在自己家的一块空地上开辟出一个长为10米、宽为8米的长方形菜地,其中一面是墙体,请问围出这块菜地需要篱笆多少米?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忽视长方形中有一侧是墙体的情况,在计算需要的篱笆米数时依旧按照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展开计算,从而得出36米。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没有意识到墙体一侧不需要使用篱笆。随后,教师以这个情境为基础,将习题中的长方形改编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而这就需要学生对农家院的格局有一定了解,才能保证理解题意,准确计算。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展示农家院的格局、围篱笆的真实情况,增加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了解,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可见,在这种形式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下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六)运用图表,梳理习题的逻辑关系
  对学生而言,审题的难度不仅仅源于数学知识本身,与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也存在密切关系。学生常常会因为语言理解能力的不足导致对数学习题的理解错误。图片、视频、实物等都是比文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创设问题情境,直观地呈现习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并且使学生掌握运用图表表示数学逻辑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习题重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以“简易方程”的教学为例,适合以方程的形式解答的习题一般有着相对复杂的逻辑关系,教师在讲解此类习题时可以从图表的角度出发,罗列习题中包含的逻辑以及数量关系。如“小强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小强家与市图书馆之间距离的2倍,并且学校和市图书馆相距960米。假设学校和市图书馆在小强家的两侧,那么小强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如果学校和图书馆在小强家的同一个方向,那么小强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遇到这样的习题,教师可以使用线段图直观地表示习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及逻辑关系,可以使用一条线段表示小强家与学校的距离,小强家与市图书馆的距离则使用两条线段进行表示,学校和市图书馆相距960米,那么可以理解为三条线段表示的距离为960米。在线段图的辅助下,学生对习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理解得更加清楚,审题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解答习题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会随之提升。由此可见,图表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方面有显著效果。
 

新课程